小儿中暑和暑热症

伏天养生必做6件事

2017/7/24   331

本文摘要: 随着气温节节攀高,中暑、“空调病”、肠胃病也紧随而来,如何安然度夏?

  一、别太贪凉

  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,避免遭到风寒湿邪侵袭。

  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渐渐咽下,避免刺激胃肠道,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。

  受寒后,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。

  二、饮食开胃

 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,苦瓜、苦菜、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、健脾开胃。不过苦瓜性寒,体质较差、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。

  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容易耗气伤阴。因此,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,山药、大枣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此外,鸡鸭肉、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、健脾补虚的功效。

  三、身体祛湿

  睡前用40℃温水泡脚,可祛湿,还能提高睡眠质量。还可以刻意出些汗,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。

 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,红豆、绿豆、荷叶煮粥,藿香、佩兰、苍术泡茶,生姜切片煮水,都有祛湿之效。

  四、“低调”运动

 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,跑步、打球、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,最好进行一些“低调”的运动,既能起到锻炼作用,又不至于出现不适。

  夏天最适合游泳、钓鱼、打太极,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黄昏;其间留意少量屡次地补水;室外气温超过32℃,空气湿度超过60%时,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。

  五、晚睡早起午补觉

 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日熬夜,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日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,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。

  中医认为“春生夏长”,到了夏天,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,如果经常睡懒觉,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,不仅得不到休息,反而觉得更疲乏。所以,夏日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。

  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,能补充膂力,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。健康午睡以30~60分钟为宜,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,可能干扰晚上睡眠。

  六、静坐除烦

  医学研究表明,夏天当气温超过35℃、日照超过12小时、湿度高于80%的时候,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遭到明显影响,人也容易心烦意乱,而白叟的夏日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。

  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,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,不但能敏捷达到心气平缓,还能够活血通络。

  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。

  方法是:两臂自然下垂,放在腿上,双目和口微闭,调匀呼吸;待口中津液较多时,将其吞咽,可接连吞咽3次;然后,上下牙叩动10~15次,可起到养心安神、固齿健脾的作用。

分享到:

 

大家都在看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
Copyrights 2005-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